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是道路基层施工的核心环节,其质量直接影响道路承载力和耐久性。以下是关键步骤的详细说明,适用于工程报道或技术指导:
一、施工前准备
原材料检验
水泥:选用32.5或42.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,初凝时间>3h,终凝时间>6h。
碎石:级配符合规范(如《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》JTGT F20-2015),压碎值≤30%。
水:pH值6~9,没有污染。
配合比设计
通过击实试验确定f佳含水量(通常4%~6%)和大干密度。
水泥掺量一般为3%~6%(根据强度要求调整)。
下承层验收
路基压实度≥95%,表面平整无松散。
二、关键施工步骤
1. 混合料拌和
厂拌法(建议):
采用强制式拌和机,确保水泥分布均匀。
拌和时间≥60秒,含水量略高于佳值1%~2%(补偿运输蒸发)。
控制要点:
延迟时间(拌和至碾压完成)≤水泥初凝时间(通常2小时内)。
2. 运输
用篷布覆盖混合料,防止水分流失和扬尘。
自卸车运输,车速≤30km/h,避免离析。
3. 摊铺
机械选择:摊铺机(宽度>8m时采用双机联铺)。
松铺系数:1.3~1.35(需试验段验证)。
控制要点:
连续作业,摊铺速度与拌和站产能匹配;
摊铺厚度误差±10mm。
4. 碾压(核心环节)
碾压组合(以20cm厚层为例):
碾压阶段 设备 遍数 速度(km/h) 目标
初压 钢轮压路机(静压) 1~2 1.5~2.0 稳定结构
复压 振动压路机 3~4 2.0~2.5 达到压实度(≥98%)
终压 胶轮压路机 1~2 2.5~3.0 消除轮迹
控制要点:
从低侧向高侧碾压,重叠1/2轮宽;
表面无明显轮迹且压实度合格为止。
5. 接缝处理
纵向接缝:采用梯队作业,重叠50~100mm。
横向接缝:人工修整端头,下次施工前涂水泥浆。
6. 养生
方式:土工布覆盖+洒水养护,或透水薄膜密封。
时间:≥7天,每天洒水≥2次(保持表面湿润)。
三、质量检测关键指标
压实度:灌砂法检测,≥98%(高速公路标准)。
无侧限抗压强度:7天龄期≥3~5MPa(根据道路等级)。
平整度:3m直尺检测,间隙≤8mm。
四、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
问题 原因 解决方案
表面开裂 含水量过低或养护不足 调整含水量,加强养生
压实度不足 碾压遍数不够 增加振动压实遍数
混合料离析 卸料高度过大 降低卸料高度,人工补料
五、行业创新案例
智能施工:某项目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摊铺机,实现厚度误差±5mm。
低碳工艺:掺入纳米二氧化硅减少水泥用量20%,强度提升15%。
通过规范施工流程和严格质量控制,可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高性能与长寿命。